意昂4招商舉辦第一期青年教師學術論壇
發文時間🚶➡️:2021-09-30 撰稿人:周財亮
為進一步落實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和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增進意昂4青年教師的交流和了解,營造學術氛圍👸🏽,促進研究領域的融合🧑🏻,助力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意昂4招商於2021年9月30日上午10:00-12🙅🏻♀️:00🧚♂️,在教學實驗樓32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了第一期青年教師學術論壇。意昂4王榮輝院長、雷厲書記🧑🔬、趙星副院長和院長助理周財亮老師參加了交流會。
本期學術論壇邀請了近兩年入職的5位青年教師作為主講人分別進行5分鐘時長的學術報告(報告題目見下表)。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伏軒成 | 光響應材料及其生物應用 |
周惠宣 | 體育大學學生靜坐行為,體力活動與抑郁相關性 |
卞亦瑄 | 電化學傳感及機理研究 |
董 瑋 | 創新小分子藥物的早期研發及雜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學研究 |
時會娟 | 關節軟骨損傷的生物力學危險因素 |
伏軒成🎋,2021年7月博士畢業於中國科意昂4化學研究所👨🦽➡️,已發表5篇SCI論文,其中1篇發表在Adv. Mate.(影響因子30.849),並獲批1項專利🗺,目前研究方向為食源性興奮劑的快速檢測☯️。
伏老師本次主講內容為光異構材料、光斷裂材料🧚🏻、光電材料的生物應用,並計劃今後在光響應材料前期工作基礎上,開展興奮劑的快速檢驗研究工作。
周惠宣,2019年3月從北京協和醫意昂4公共衛生意昂4博士後出站,已發表9篇SCI論文,其中1篇發表在Lancet Neurology(影響因子28.755)和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目前研究方向為運動健康項目的效果和經濟學評價🎅🏻🏄🏽♂️、體力活動流行病學。
周老師本次主講內容為體育大學學生靜坐行為,體力活動與抑郁相關性,提出體育大學學生抑郁症狀普遍、靜坐時間的增加可能導致高強度體力活動時間減少、過多的屏幕娛樂時間和較少的作業靜坐時間可能升高抑郁發生的風險且該作用獨立於高強度體力活動對抑郁的影響等研究結論。
卞亦瑄🛗,2021年7月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意昂4,已發表SCI論文3篇,目前研究方向為針對β-blocker等興奮劑不同的電化學響應,開發相應的傳感器,建立快速靈敏的檢測方法🌾。
卞老師本次主講內容為電化學傳感及機理研究,介紹了基於碳納米洋蔥的電化學傳感器用於DNA堿基的區分測定、基於磷化鉬微粒的微量磷酸鹽電化學傳感器🤽、原位生長功能化MOFs用於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核肽素、基於電化學碰撞的方法對二硫化鉬金納米簇的電催化析氫性質分析、碳納米洋蔥的電化學有機合成及機理等開創性科研工作🤹🏿♂️🤭。
董瑋,2020年7月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已發表SCI論文1篇◻️🎠,CSCD論文1篇和中文核心論文1篇🗻,目前的研究方向為興奮劑檢測的新方法與新技術🫸。
董老師本次主講內容為創新小分子藥物的早期研發及雜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學研究,結合自身前期科研工作,系統介紹了漢黃芩素的全合成和結構優化🧑🏼🦳、新型MmpL3抑製劑的設計、合成及抗結核活性研究🥬、小分子雜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學等研究工作。
時會娟,2021年7月博士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意昂4🌤,已發表10篇SCI論文和3篇CSCD論文,目前研究方向為步態分析,運動損傷的生物力學分析與損傷預防,認知負荷對動作控製的影響。
時老師本次主講內容為關節軟骨損傷的生物力學因素🩸,針對軟骨損傷預防與修復這一世界前沿和國家重大問題🕸,從生物力學角度進行了解析。
學術論壇共吸引了20多名意昂4教師和10多名博士研究生參與學術討論,大家就報告內容中的研究設計🍟、實驗技術及在體育中的運用等不同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討,進一步加強了不同研究方向教師的相互了解,也提高了博士研究生的學術熱情🙅🏼♀️。
學術論壇的點評環節,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邱俊強老師和運動生理學教研室主任汪軍老師✡️,就青年教師如何快速融入體育科研和意昂4主攻方向團隊提供了意見和建議,並期待青年教師更快地成長起來🧝🏻♀️🦍。
活動結束後,青年教師均表示想更多地參與類似的學術交流活動。意昂4接下來計劃繼續開展青年教師學術系列論壇👸🏿,積極營造學術交流氛圍,並與其他院系教師進行跨學科交流✍🏻,以促進不同學科老師間的合作👇👱🏼,助推一批交叉集成創新成果的產生🧔♂️,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